close

保麗龍杯大戶 環署點名清心福全

中時 更新日期:2008/04/21 04:34 林倖妃台北報導

國內飲店近年大量使用保麗龍杯,環保署直接點名全國連鎖品牌清心福全茶飲店,該店大量使用保麗龍杯,但製造業者從未繳交回收清除處理費,環保署已行文各縣市,要求追繳付費。

 

據了解,環保署從民國九十二年開始限禁用保麗龍餐具,茶飲店雖不在限禁用行列,卻也從善如流多使用紙杯或聚乙烯材質的PP杯,但近年有愈來愈多茶飲店改用保麗龍杯。

 

根據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會表示,發泡PS的保麗龍杯回收量從九十五年開始有回升跡象,比九十四年暴漲足足一倍,去年衝過一萬噸。因保麗龍杯體積大、材質輕,加上回收價不高,以致未回收數量更是驚人,幾乎都被當垃圾棄置。

 

基管會直接點名,指帶頭的茶飲店業者就是從南部起家、如今已擴及全國的清心福全茶飲店,該店使用保麗龍杯的數量堪稱全國第一。但追查發現,製造生產的業者根本未繳交回收清除處理費,卻製造大量保麗龍杯,增加社會成本。

 

基管會執行秘書林建輝說,日前已行文給各縣市環保局,要求協助追查製造生產保麗龍杯販售給清心福全的業者,並徵收回收清除處理費用。目前初步消息是總公司推給各分店,各分店又推說不知道,完全沒有社會責任觀念。

 

保麗龍杯幾乎已無大廠生產,林建輝說,因為在製造技術不高,只要一部壓縮成形機器,家庭就可以開工。而家庭式工廠「打帶跑」,地方環保單位追查不易。

 

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正積極研擬相關政策和配套,林建輝說,最重要的還是「源頭減量」,希望民眾能有所選擇,不要再購買使用保麗龍杯的茶飲,否則再多政策也徒勞無功。

台灣帳單用紙 需年砍百萬棵樹

中時 更新日期:2008/04/20 04:33 林上祚、陳怡慈、王莫昀台北報導
 帳單太多 ▲由於各類帳單需消耗大量紙張製作,為了減少垃圾量及資源浪費,相關單位應加速推廣電子帳單。(范揚光攝)

台灣民眾擁有三千六百萬張信用卡、二千三百萬個行動電話門號,四百五十萬戶訂購有線電視收視服務,再加上水費、電費、瓦斯費,台灣一年要砍多少樹木,印製這些帳單?根據花旗銀行統計,單單信用卡帳單一年就得消耗二十五萬棵樹,加上其他帳單,台灣一年可能得砍掉上百萬棵樹。

 

根據花旗銀行資料,砍伐一棵樹約可製造九千五百張A4大小的紙;截至九十六年十一月為止,全台有效卡數約一九六八萬張,以每份銀行信用卡月結單需二張A4紙計算(不包含信封、夾寄DM、銀行通知函、密碼函等) ,每年每人的銀行信用卡月結單紙消耗量約需一百到一百廿張。

 

信用卡電話費 用紙量驚人

 

也就是說,單單信用卡帳單,一年約需使用廿三.六億張A4紙,相當於約有廿五萬棵樹被砍伐。

 

信用卡帳單外,行動電話與市話帳單更是驚人,中華電信北區分公司科長湯寶英表示,中華電信市話與行動電話,一個月要寄二千九百萬份帳單。其他像遠傳與台灣大,用戶數都接達七百多萬戶,由於電信帳單必須註明網內外通話費用、簡訊、國際漫遊等費用明細,一個月帳單得用掉二張紙。

 

根據遠傳電信統計,每一百萬客戶,每人平均用掉二張A4紙,一年二千四百萬張帳單,一千二百萬個信封,得砍掉近五千棵十二公尺高樹木,相當於五座台北一○一大樓高度。

 

由於近年紙漿價格不斷上漲,帳單印製成本已經成為業者的負擔,湯寶英表示,電信帳單一個月印製與寄送成本需要七元,實體帳單雖然可以在信封背面與帳單上刊登廣告,創造額外收入,但相抵後仍是個負擔。

 

郵寄過程需耗油 雙重不環保

 

台電是每兩個月才寄帳單一次,帳單寄送量,較電信業低,台電表示,目前一個月平均寄出六○七萬戶電費通知,台灣自來水公司,一個月約寄出六○一萬戶。

 

綜合上述用戶數據,台灣一個月的帳單寄送量接近上億封,這樣的統計並不誇張,如果信用卡帳單一年得消耗二十五萬棵樹,再加上其他帳單,台灣一年帳單消耗的樹木,高達上百萬棵。

 

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劉銘龍表示,根據銀行業者透露,帳單的印製與寄送成本,一封要八到十元,實體帳單製作過程,不僅會消耗原木等地球資源,郵局運送過程,也得消耗油料等,等於是雙重的不環保。

德國採重複使用減量 環團促效法

中時 更新日期:2008/04/21 04:34 林倖妃台北報導

國際大力倡導「少喝瓶裝水、多喝白開水」,國內卻反其道而行,寶特瓶用量又創新高,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劉銘龍認為,環保署應比照德國提供誘因的作法,鼓勵寶特瓶重複充填。

 

劉銘龍說,國人即使不喝瓶裝水,也可能受廣告影響改喝飲料,茶飲料大打健康牌,標榜可瘦身、清腸、去油脂,難怪大行其道。既然國人從源頭難以減量,環保署就應考慮從制度著手,鼓勵業者使用寶特瓶消毒後重複充填。

 

劉銘龍進一步表示,德國多年前就重複再利用寶特瓶,以目前的消毒技術應不成問題。環保署該做的是提供誘因,例如,重複裝填就不需繳交回收清除處理費,甚至給予補貼,並教育民眾接受重複充填的寶特瓶產品。

 

此外,台達電子基金會研究專員張楊乾寫的〈瓶裝水的罪惡,你喝不出來〉一文在網路上廣泛流傳,在最近又寫了一篇〈瓶裝水請留步,搭纜車讓水壺去就可以了〉,他指出,台北市政府之前對搭貓纜的遊客免費提供造型礦泉水,根本是走「回頭路」,令人不解。

 

張楊乾文中提及,英國倫敦市長Livingstone公開呼籲市民抵制瓶裝水,改喝倫敦市提供的飲用自來水;義大利威尼斯樞機主教籲請教友省下買瓶裝水的錢,以協助泰國沒有水的偏遠村落興建自來水系統。

 

張楊乾表示,現在瓶裝水行銷愈來愈高竿,形塑喝瓶裝水是流行和時尚。尤其很多大明星都標榜非某法國品牌的礦泉水不喝,更帶動風潮,連帶很多高級餐廳都對客人送上一瓶礦泉水,讓消費者更熱衷喝瓶裝水。

 

張楊乾說,不論喝白開水會或瓶裝水,對健康的影響都差不多,只要人人都能帶水壺或杯子,實在沒有必要喝瓶裝水。

地球暖化 格陵蘭冰湖戲劇性消失

路透 更新日期:2008/04/18 20:37

(路透華盛頓17日電)專家今天表示,廣大的格陵蘭(Greenland)冰原因為氣候暖化而加速冰塊表面融化,可能引起戲劇性事件,例如湖水在地底裂開後,以相當於尼加拉瓜大瀑布(Niagara Falls)般的流量消失。

 

地球溫度升高,預期將造成格陵蘭冰原之類的廣大冰凍地區的融水增加,形成面積廣大的湖泊。

 

科學家擔心,增加的融水達到格陵蘭冰原的底部,將進一步使得冰原脫離岩床往海洋移動,導致冰原縮減的速度比預期還要快。

 

美國麻薩諸塞州伍茲赫爾海洋學院(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)的研究人員表示,冰原表面冰雪融化確實會使得底部滑動,這個過程本身似乎並不足以像部分人擔心的一樣,造成冰原災難性損失。

 

科學家觀察到,融水對6條注出冰河的移動作用僅占一小部分。注出冰河就是會將冰雪釋入大海的冰河。

 

2006及2007年夏季,科學家使用地震測量設備、水位測量器及全球定位系統感應器,研究2個上述類型的湖泊及周邊冰原的移動。

 

他們也使用直升機監視與衛星照相來追蹤冰河往海移動的過程。

 

2006年,科學家記錄到一座5.7平方公里的湖泊突然完全乾涸的過程。這個湖泊造成冰原從表面到底層完全裂開。如同放掉浴缸的水一樣,湖水在24小時內、穿過980公尺的冰從底部消失。大部分湖泊湖水在90分鐘之內消失。

 

協助進行這篇刊登在「科學」期刊上研究的伍茲赫爾海洋學院科學家達斯(Sarah Das)說:「非常的戲劇化。湖水流失期間的水量大過尼加拉瓜大瀑布。」中央社(翻譯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吳山太 的頭像
    吳山太

    米樂谷陽光部落

    吳山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